台灣民謠發展史的架構 (3之1)






 


簡上仁


Chien, Shang-Jen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面積雖然不是很大,卻流傳著豐富而多采多姿的民謠。依語系的不同,它涵蓋了原住民、福佬和客家等三大系統。每一系統各有其多元多樣的內容及獨特的風格。


 


原住民又有山地原住民和平埔原住民之分,均屬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原住民喜愛唱歌,人口雖然很少,但民歌的量卻大得驚人,而且至今,尚能保存一定程度的原始風貌。屬於漢族的福佬和客家,於17世紀後大量移居台灣,並與原住民共同經營老台灣。福佬人占台灣總人口的絕大多數,其民謠除了以歌謠形式歌唱之外,也延伸為使用於歌舞小戲、說唱和歌仔戲的曲調,具有多元用途。而客家人則好歌成性,其民歌包括山歌和小調兩類。前者悠揚而豪邁,後者柔和而優美。


 


各族的民歌除了獨自成長之外,在其發展過程也隨著族群的融合、文化的交流而產生相互的涵化現象。近百餘年來,隨著社會的變遷、政治的影響、經濟的繁榮、資訊的發達及西洋、中國與日本音樂的大量輸入。台灣民謠總在不同時代,面對新的刺激,展現各種不同的面貌。如果能把這些多采多姿的台灣民謠,從它們的產生背景、成長發展、文獻記載及其後如何維護與發揚的過程,作一系列完整的探討,並彙編成「台灣民謠發展史」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研究。


 


本文的目的就在提出建構「台灣民謠發展史」時,所應重視的內容與方向,為「台灣民謠發展史」的編撰勾劃出輪廓和藍圖。


 









 


關鍵字:台灣  台灣民謠  台灣民謠發展史  民謠發展史


        台灣原住民民謠  台灣福佬民謠  台灣客家民謠


 


 




Abstract


 


        Although Taiwan is an island with limited area, rich and colorful folk songs have been circulated around the nation. Based on the languages spoken on the island, Taiwanese folk songs comprise three systems: the Aboriginal, Holo and Hakka folk songs. Each system contains its own diversified contents and unique style.


The aborigines are categorized into mountain aborigines and Pingpu aborigines, both belonging to Austronesian peoples. Although with a thin population, thanks to their affection for singing, the aborigines boast an immense number of folk songs, whose original color up to present has been well preserved. A flock of Holo and Hakka people, who belonged to the Hans, immigrated to Taiwan after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y cultivated the island along with the aborigines. Holo people constitute the biggest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in Taiwan. Holo folk songs are multifunctional. Apart from being sung by the people in their lives, Holo folk songs are also adopted in ge wu xiaoxi, shuo chang, and Taiwanese opera. Hakka people are ardent lovers of songs. Their folk songs are divided into mountain folk songs and small tunes; the former are bold and unconstrained whereas the latter are soft and graceful.


Besides having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the folk songs of these three systems have influenced one anoth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due to ethnic group blend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past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nfronting various stimuli such as social transition, political influences, economic prosperity, inform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 of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music, Taiwanese folk songs have shown different faces in different times. It will be meaningful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research on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references, 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se folk songs and to compile a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aiwanese folk songs.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to suggest the contents and direction necessar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aiwanese folk songs and to draw the framework and blueprint for the compilation of such a history.


 


Keywords: Taiwan, Taiwanese folk songs,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aiwanese folk songs,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folk songs, Taiwan aboriginal folk songs, Taiwan Holo folk songs, Taiwan Hakka folk songs


 


 


台灣民謠發展史的架構


 


   


 


前言


  一、台灣歌謠、台灣民謠的定義與範圍


  二、台灣民謠的三大系統


三、台灣民謠的特性


四、孕造台灣民謠的背景和因素


五、文獻的回顧


六、研究方法、目的和範圍


七、台灣民謠發展史的時段劃分法


八、台灣民謠在各時期的發展概況


(一)原住民墾台時期(1624年之前)


(二)荷蘭(1624-1662)、西班牙(1626-1642)殖台時期


(三)明鄭理台時期(1662-1683)


(四)清廷治台時期(1683-1895)


(五)日本治台時期(1895-1945)


(六)二次戰後的國府領台時期(1945-1987)


(七)民主台灣時期(1987-)


結論


 














 


台灣民謠發展史的架構


 論文發表者:簡上仁 [1]


前言


世界上每個民族、國家或地區,自早就有各自的民謠存在,台灣當然也不例外。依歷史文獻的記載,約在八千多年前,台灣島上就有屬於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的原住民族在此居住。[2] 這些最早定居於此的原住民族,他們的民謠數量大得驚人而且別具特色。十七世中葉之後,大量的漢人自中國移居來台墾殖家園,在他們的生活中也不斷孕育出豐碩而多采多姿的民謠。


隨著歷史的演進展,在台灣土地上的這些民謠,從最早的原住民民謠到較晚的福佬和客家民謠,其發展都有一定的軌跡,而各族群民謠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而且,所有這些民謠都是台灣音樂之根,也是塑造台灣音樂風格的基本元素。如果能把這些多采多姿的台灣民謠,從它們的產生背景、成長發展、文獻記載及其後如何維護與發揚的過程,作一系列完整的探討,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研究論題。


 


一、台灣歌謠、台灣民謠的定義和範圍


        本文所稱的「台灣民謠」,事實上是指整個「台灣歌謠」中的傳統歌謠部份。因此,在定義「台灣民謠」之前,我們必需先來認識「台灣歌謠」。


所謂「台灣歌謠」,是產生於台灣並以台灣各族群語言來誦唱的歌謠。它包括以「歌唱」形式表達的「歌曲」及以「唸誦」形式表達的「唸謠」。前者有明確的音樂性旋律;後者則是語言性旋律的表現。


至於台灣歌謠的範圍,包括「民謠」及「創作歌曲」。「台灣民謠」也就是發源於台灣,作者已無從考證,且經由民間口耳相傳,經過相當時間的傳承與考驗,並為大家所認同而流傳下來的歌謠。「台灣創作歌曲」,則指有明確的作詞、作曲者,作者依自己的創作理念寫作。基本上,創作歌曲又可分成通俗與藝術歌曲兩類。前者的音樂結構較為簡明,易學易唱,大多為透過商業機制來發行與傳播的流行歌曲;後者的音樂組織較為繁複細緻,講究作曲技巧,歌詞具文學素養。這類作品較不具商業價值,通常非由流行唱片公司所出版、發行與行銷。


「台灣民謠」另稱為「台灣自然民謠」。這些民謠不包括1930年代之後,隨著錄音、廣播技術的進步及經濟成長達到相當水準而產生的台灣創作流行歌曲,如日治時代的《望春花》、《雨夜花》等及戰後《望你早歸》、《燒肉粽》等;也不包括1949年,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大力推動「國(華)語政策」,因而應運產生的華語創作流行歌曲,如採紅菱》、《美麗的寶島》、《綠島小夜曲》等


另外,筆者認為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轉變、主觀與客觀因素的互異,隨著民謠表現形式及傳播方式的改變,「台灣民謠」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台灣民謠,專指保留著傳統古老表現形式,保持以口頭傳播方式來傳誦,被許多學者認為所謂比較「純」的民謠,其意涵十分像國際民俗音樂協會International Folk Music Council)於1955年在Sao Paulo所下的定義:民謠(民歌)是透過口傳過程所發展下來的民間傳承音樂,它們必須具備:時間的連續性、歌曲的變異性、集體的認同等要素。[3]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通訊、電器、傳播及錄音技術的進步,唱片、音樂帶及CD等蓄音產品的不斷出現,使得許多台灣民謠,或以古老形貌,或經改編,甚至以西方音樂技巧和樂器伴奏,予以錄音保存、出版、行銷與傳播。因此,近代以來歌曲的流傳幾乎不再依賴傳統的口頭傳播了。如今「古老的傳統民歌」定義下的民歌,己逐漸不復存在於民間生活之中,而是以一種靜態的保存方式被存放於資料館的資料,失去昔時的口傳功能。依筆者長期參與民謠的維護與發揚工作的觀察,深深查覺到在現今科技進步的社會裡,真正具有承傳延續民歌能力的,反而是應用現代受到西方音樂的理論和技巧影響,或甚至用西方樂器伴奏的現代形貌與方式。因此,個人認為這些經過再生的民謠」或許旋律己稍作改變,甚至歌詞和旋律己被固定下來,且已錄製唱片並行銷於唱片市場,但其仍然保留著古老傳統民歌的精神、風格和基本架構,當然應該列入「民謠」的範疇之內。因此,筆者認為廣義的台灣民謠,應可包括「古老的傳統形式民謠」和「現代的再生形式民謠」兩個部份。而本文所探討的,就是以「廣義的台灣民謠」為範圍。


 


二、台灣民謠的三大系統


目前,台灣的住民,雖包括有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及新住民等四個族群,其中「原住民」或稱「先住民」;而「新住民」,[4] 一般稱之「外省人」,即指己長久定居在台灣本地的原住民、福佬人及客家人之外,新移入的族群。新住民雖佔有台灣總人口的13%,但他們絕大數係於1949年,隨著國民黨政府移入台灣的軍民。這些軍民們來自中國各省各地區,他們有著自己在中國家鄉的民謠。換句話說,實際上,台灣民謠依族種及語系的不同,實際上祇指原住民、福佬系及客家系等三大系統。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Austronesian)。由於數千年來隔居於該語系廣大地域的北端,[5] 較少受到外族文化的影響,因此至今仍保存著該語系相當古層次的文化風貌。就以原住民族的民謠來說,其演唱形式包含了人類最單純到最複雜的項別,其內容和功能更與生活各層面息息相關。[6] 又,台灣的原住民依其居住地區、語言、膚色、習俗與文化特色的不同,可再分成山地原住民和平埔族之分。山地原住民的居住地區,以縱列台灣南北的中央山脈為樞軸,約略可分成西部淺山與丘陵、中央山脈、東海岸及蘭嶼等四個地區。目前已被承認的族群有泰雅(Atayal)、賽夏(Saisiyat)、鄒(Tsou)、邵、布農(Bunun)、排灣(Paiwan)、魯凱(Rukai)、卑南(Puyuma)、阿美(Amis)及達悟(Tao)、噶瑪蘭(Kavalan)、太魯閣(Taroko)、撒奇萊雅(Sakizaya)及賽德克(Seediq)等共14個族。所有原住民的每一族群都有自己的民謠,而且反映出個別的音樂風格和文化內涵。他們在高山、田野、海邊和部落裡,無處不歌,生活中充滿歌聲,有如置身於一個大音樂教室,幾乎生活中的每個活動,如祭祀、勞動、愛情、爭鬥、聚會、治病、訪友、歌頌祖先或敘述故事等都有歌可唱;[7] 在歌唱型態方面也應有盡有,如單音歌唱(包括獨唱和齊唱)、和聲歌唱(包括自然和聲、協和和聲)、複音歌唱(包括平行、輪唱、持續音及對位等唱法。)及變奏歌唱(即應用數種唱法將主題加以變化)。[8]


平埔原住民則大多住在平地或靠近山腰等處,一般又將其分成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則海(Pazeh)、巴布拉(Papora)、貓霧剎(Babuza)、洪雅(Hoanya)及西拉雅(Siraya)等族。他們的民謠大致可分成祭拜祖先神太祖和天神等的祭祀歌謠及一般的生活歌謠兩大類。[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長期與福佬人的相處,透過通商、通婚及平常的生活交流,經過彼此的涵化與同化之後,許多平埔族的民謠曲調也轉化成漢族傳統民謠的曲調基礎。[10]


台灣的福佬人(Holo people)與客家人(Hakka people)同屬漢族。他們的祖先原居住於中國的中原地區。[11] 因戰亂及災荒而輾轉移居中國東南方的福建、廣東及廣西省一帶,並於十七世紀大量東移台灣,在台灣落地生根,建立新的家園。福佬人,主要來自中國福建省泉州與漳州。入台後,他們依循舊有的生活習慣,泉州籍近海而居,漳州籍則內陸而住。最早,福佬人大多定居於台灣西岸的平原地區,其後向南向北發展延伸。他們含辛茹苦,墾殖拓荒,開闢家園,生活以農業、商業和漁業生活為主,也在此孕育新生命的文化。到了十八世紀末,另有一批漳州人入墾蘭陽地區,建立宜蘭家園。早期的福佬民謠,大多數乃從他們開台闢台的生活中孕育產生;有些是擷取閩南地區的素材重新孕造而成;還有少許是先民從中國移植而來並在台再生。[12] 他們的民謠,依歌詞內容的不同大致有家庭倫理、勞動工作、愛情、敘事、娛樂、祭祀等類;[13] 依體製分類有七字仔及雜唸仔;[14] 依產生地區的不同,可分為西部平原、恆春地區、宜蘭地區和其他地區等。[15]


客家人,依入墾台灣的先後,可分為先到的南客家及後到的北客家,若依來源地及語言特性的不同,則主要有海陸及四縣之分。南部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高雄縣和屏東縣內的鄉鎮,有「六堆」之稱;北部的客家人,來台的時間略晚於南部客家人,大多聚居在苗栗、新竹、桃園等縣市,後來才慢慢散居到台中縣東勢鎮、南投縣國姓鄉、台東縣、花蓮縣及台北縣市等地區。客家人因較福佬人稍晚遷居台灣,加上人口比例上的弱勢,大多定居在山嶺野外,從事農耕工作。隨著時光的流逝,南北客家人各發展出不同的民謠。南客家的民謠,旋律較為溫和婉約,北客家的民謠則較為悠揚豪邁,而且隨著語言聲調的互異,旋律亦各有不同特色。又,客家民謠素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乃指客家民謠曲調常隨著歌詞與語言聲調的不同使旋律變化萬千,令人覺得數量繁多之意。


 


三、台灣民謠的特性


無論是原住民、福佬人和客家人,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音樂特性和文化特質。


這些台灣民謠都具有其民族性、鄉土性、歷史性、變異性、性適應性與共賞性,並成為各族群人們所認同的音樂文化。以下,筆者將進一步說明這些民謠的特性:[16]


(一)民族性:反映著民族性格、思想、信仰、德行、愛憎及生活內涵等特性。


(二)鄉土性:與台灣土地的地理環境、自然景物、使用語言及生活習俗息息相關。


(三)歷史性:歷經長時間的考驗和累積,蘊涵著歷史的痕跡與意涵。


(四)適應性:在保持傳統精神與風格的條件下,民謠的旋律是可次彈性活用,歌詞可隨各人喜好而改變。


(五)共賞性:民歌傳唱於民眾的生活之中,不屬於某特定職業、社會階級、教育程度、年紀或性別,而是大家所共有、所共賞的。


 


四、孕造台灣民謠的背景和因素(地理、歷史、文化、政治、經濟)


一個地區的民謠之形成,往往跟其地理環境、歷史背景、文化特質、政治現象及經濟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海島台灣尤其特別。


台灣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南接菲律賓群島、西隔台灣海峽與中國遙遙相對,北望日本及韓國,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而黑潮的流經此處,對交通運輸、文化流動的影響頗大,對原住民音樂文化也有一定程度影響。


自十七世紀,世界海運逐漸興盛之後,台灣就成為世界航運的重要樞紐,甚至成為各國必爭之地。各國或因政治因素、軍事目的,或因經濟利益,自西元1624以來,荷蘭、西班牙、鄭氏、滿清、日本及國民政府的接踵進駐台灣,使得西洋文化、中華文化、東洋文化及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在此產生相互影響和衝擊。


經濟活動的型態往往影響民謠的歌詞內容,並提供民謠賴以生存的條件。從原住民的遊耕、漁獵生活,到漢族入台後的農業社會,再到日治時期的逐漸建立工商基礎,到1970年代的走上輕工業及商業社會,一直到現在科技時代,每個時期的背景都左右著台灣民謠的走向、發展與存亡。


簡言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環境及歷經多個政權統治的歷史處境,使台灣文化成為一種以本土原住民文化為基礎,兼容並蓄著西洋、中華和東洋文化,具有包容性的「海島型文化」。做為台灣文化中重要成份的台灣音樂(含歌謠),當然也呈現著多種的樣貌和豐富的內涵。換言之,「台灣民謠的發展」就是一個多元而又複雜的過程。


 


五、文獻的回顧


    現在是過去的累積,也是未來的根基。過去文獻的回顧,可作為現在研究的基礎,也可作為引導走向未來的脈絡。可惜台灣早期有關台灣音樂歷史的研究不多,純以歌謠發展史為研究主題更是少見。在專書方面:呂訴上於1961所出版的《台灣電影戲劇史》,雖涉及部份戲劇音樂與歌謠,但數量不多。1991年,許氏撰述的《台灣音樂史初稿》[17],包括了「原住民族音樂的風貌」、「漢族民間音樂的淵流」及「西式新音樂的發展」等三部份,涵蓋台灣各族群、各類別及各種音樂表現形式及活動等,。書中收集不少原住民和漢族的傳統民謠,以及受西式音樂影響而產生的台語創作流行歌曲。薛宗明分州於2001年及2003所出版的《台灣音樂史綱》[18] 和《台灣音樂史綱》[19] 呂鈺秀於2003年所出版的《台灣音樂史》,[20] 都不斷地把音樂史料加以擴充,使內容更為豐富。其他期刊、學位論文、報章雜誌等,作者或提出總論概要、或斷代史、或特定樂種的論述及記載,也都相當豐碩。雖然這些專書、論述或記載,都不是以「台灣民謠」為主要對象,有關民謠的探討著墨有限。但對「台灣民謠發展史」的研究,仍然會有相當的助益。


 


六、研究方法、目的和範圍


民歌就像一面鏡子,能反映照射出時代的背景。換句話說,一首民歌的產生淵源、發展過程及其在不同時代所呈現的形貌,也必然深深地受其文化現象、社會結構、經濟活動及政治情況等背景所影響。因此,建構「台灣民謠發展史架構」的目的,不祇是在呈現台灣民謠在不同階段的現象,而是在紀錄事實之外,更要探討產生該時代民謠的背後的諸多因素(如前所提:文化現象、社會結構、經濟活動及政治情況等),及民謠與這些因素的互動關係。


必須一提的是,有些民謠的產生時間,早期並無明確的文獻資料可為證明,許多音樂史研究者,基於「嚴謹態度」通常模糊交待其產生時期,而著墨方於該些民謠的文化內容與音樂特質的敘述。筆者認為以合理的邏輯方法,從舊有文獻資料、歌詞和音樂的內容等去做推論、判斷和印證,應可找出一些「合理的可能性」。


至於本文所涉及建立「台灣民謠發展史架構」的研究範圍,包括:


(一)產生背景和淵源:台灣各族群民謠的產生背景和淵源。


(二)不同時期的發展景況:這些民謠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景況。


(三)研究、維護與發揚的情形:這些民謠不在同時期,尤其是近代的研究情形或維護與發揚的狀況。


希望這份研究報告,能為台灣民謠、台灣歌謠,甚至台灣音樂文化的發展之研究,勾勒出明確的模型與輪廓,作為深入探討「台灣民謠發展史」的藍本;更希望將來可從台灣民謠的歷史發展軌跡中,找到更多、更明確的台灣音樂根源,以作為樹立台灣風格音樂的基礎。


 


七、台灣民謠發展史的時段劃分法


民謠的發展趨向,往往受到歌唱的目的與功能、人們的價值觀念、政權統治者的心態與政策措施、人們的經濟活動方式,及社會的演進與變遷等有著密切的關聯。其中,尤其政治力量常常是最能左右民謠內容、影響民謠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一方面,將以不同的政治背景為經,作為台灣民謠發展史的時期分段依據;同時,以當時期影響民謠發展的諸多因素為緯(如上述所提除政治以外的各種因素),經緯交叉來探討台灣民謠發展歷史的梗概。


歷史上,台灣依統治者的不同,依序大致可分成幾個階段。最早是原住民各部落的自我管治,當時尚無國家政府組織;接著是為了經濟利益而入主台灣的荷蘭人和西班人;然後是為了反清復明、打回中國的鄭氏父子;再其次是打敗鄭氏卻無心治理台灣的滿清政府;再接著是垂涎台灣己久殖民台灣的日本人;最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可分兩個階段,1987年前是以台灣為反攻跳板,一心想打回中國的國民黨政府;1987年解嚴後,則是有意長治久安、實施民主、落實台灣,卻又拋不開大陸情結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民主台灣),陷入矛盾兩難現象,這也是台灣走到必須決定是否「自主」的關鍵時刻。


 


八、台灣民謠在各時期的發展概況


以下筆者以台灣為主體地位的歷史觀作基礎,將台灣民謠在各時期的發展概況,劃分為:(一)原住民墾台時期(二)荷蘭、西班牙殖台時期(三)明鄭治台時期(四)清廷治台時期(五)日本治台時期(六)二次戰後的國府領台時期(七)民主台灣時期等幾個階段,來探討台灣民謠的發展軌跡:[21]


(一)原住民墾台時期(1624年之前)


1.背景與現象


在荷人於1624年據台之前,台灣的原住民仍屬部落社會(tribal society),社會相當閉塞,生產力也低,無法吸引移民入台,而當時來台的漢人也祇有一些冒險者及小貿易商。因此,可想而知,雖然當時原住民的人口不算很多,但傳唱於人們生活之間的,就只有山地和平埔原住民的民謠,其內容主要以崇敬神衹、祭祀祖靈、和敘述生活點滴的歌謠為主。只可惜,由於缺乏可為證明的聲音紀錄、樂譜或文字資料,我們無法直接來證實如今還被保存下來的原住民民謠,其產生的確切時間到底是在何時?


然而,郁永河的《裨海紀遊》(< bod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上仁的音樂之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