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高雄市228紀念音樂會:再生與希望」(一)  簡上仁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歌,而每一首動人的歌曲都像一面鏡子,可以照映出當時的文化背景和人們的心聲。這些唱不完的歌,說不盡的故事,可編織成一條綿延不絕的台灣歷史長河,有辛酸、有甜蜜、有苦澀、有浪漫、有悲情、有希望,……生生不息。


      228紀念音樂會:再生與希望」音樂會,以代表不同時代的台灣歌曲為


素材,結合交響樂的形式,道出台灣發展的歷史軌跡,尤其是228事件的歷史意義,並唱出台灣的再生與未來的希望。


 


序曲:廟埕(作曲/李哲藝)


    廟埕是過去台灣人生活的重心:是廟會、作醮、大拜拜、弄龍弄獅、弄車鼓,演歌仔戲、布袋戲,謝神的好地方;是生意人市集交易的聚點;有時候,也是農夫們晒稻穀的廣場;也常是孩子們玩捉迷藏、打紙牌、買零食和的最佳場域。


到了夏天的晚上,則是老一輩人們坐在長板凳上,向晚輩敘說故事傳遞文化香火的「小劇場」。許多台灣歷史、故事,地方的傳說、典故、唸謠及猜謎,甚至當時即時新聞事件,都會在這裡彙整,然後傳播出去。音樂家李哲藝掌握音的「廟埕」的文化生態與特質,舖陳成親切又洋溢著鄉土風味的交響詩,引人入勝。


        今晚,岡山文化中心演藝廳就是我們講古的「廟埕」,一方面回顧台灣人們的足跡、反省不幸的228事件,一方面也要前瞻台灣的未來,找尋台灣的再生與希望。


 


        全場音樂會共分成:(一)做伙打拼唱山歌(二)樂觀奮進建家園(三)悲情歷史啟示錄(四)唱出台灣新希望等四個單元,以下是每一首歌曲的解說。


 


一、做伙打拼唱山歌


1.泰雅古調(原住民民歌)


    台灣是太平洋上一塊寶;外國人贊美她Formosa美麗島,祖先稱呼她-蓬萊仙島。最在此居住的原住民,包括山地原住民及平埔原住民,他們都是台灣最早的主人。在福佬和客家漢族還未入墾台灣之前,他們在這美麗的島上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來自大霸尖山的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之中,活動領域、居住地分佈最廣的族群。有黥面風俗的泰雅族,民歌相當豐富,雖然大多屬於單音旋律的唱法,但包括有獨唱、對唱、領唱與跟唱等多種不同的形式。


    泰雅古調旋律中帶著幾分思古幽情,是台灣最古老的聲音之一。今晚演奏這首古調,除了向這塊土地上,歴史最悠久的原住民族,表達尊重與敬仰之義,也希望能與大家分享原住民音樂的質樸之美。


 


2.牛犁歌(詞/台南地區民謠  /平埔西拉雅歌調


    漢人移入台灣,最早以嘉南平原為開發的根據地,首先接觸就是平埔西拉雅族。平埔西拉雅族屬於母系社會,行招贅婚。當時,來台的墾荒者有許多是單身的「羅漢」,這些唐山帥哥就嫁給了平埔辣妹,開始了族群融合及文化交流。當時所生下的孩子稱之「土生子」。


    是,一首原本為平埔西拉雅族祭拜祖先神「阿立祖」的歌調(哼唱),慢慢被填上福佬語歌詞,演化成為大家用來載歌載舞的「駛犂歌調」,到今天則成為流傳民間的「牛犂歌」。


 


3.客家小調(客家民謠:天空落水)


        較福佬人稍晚移入台灣的客家人,他們克勤克儉、堅毅不拔,在墾荒闢台的的奮戰過程中,「唱山歌」成為他們最好的精神食糧。客家民謠有山歌和小調之分,「山歌」包括有「老山歌」、「山歌仔」及「平板」,都屬可隨興填詞的曲調,「小調」則是有固定歌詞和旋律的客家民謠。


        天空落水屬於客家小調,1960年代曾被填上福佬語歌詞,以採茶歌為歌名,發行唱片而風靡一時。


 


4.古井(詞/羊子喬、簡上仁  /簡上仁)


        福佬人、客家人冒著生命的危險,自唐山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其目的就是要遠離那戰亂不斷、不適合居住的夢靨之地。希望在台灣,為子子孫孫建立一個永永遠遠的美麗家園。在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過程中,雖然歷經層層的挑戰,面對種種的困頓,受盡飢寒病死的威脅。但他們從不氣餒,絕不消沈,總以堅强的毅力和樂觀的態度,排除萬難,解決難關,就是希望能為代代的子孫開拓長治久安的寶島。


        古井象徵著一脈相傳的意義,井中的水有如先民開台闢台所流的血汗。代代子孫必需牢牢地記住老祖宗置生命於度外的奮戰精神,更不忘掉他們建立美麗家園的心願和期待。


    歌詞如下:


    咱的祖先  四百年前 就知  台灣是一個好所在


    大家堅心對這來  為咱子孫仔鑽一口古井


    祖先勿驚風雨拼生死  艱苦受苦打地基


    為咱子孫仔鑽古井  希望會得萬萬年 


    汗流汁血幾百年  化做井墘的青苔


    誰人會知影  祖先的心血在那裡? 


    古井井水真偉大  賜咱傳宗佮接代


    只要井在人就在  祖先的香火傳落來


 


二、勤奮打拼建家園


5.丟丟銅仔(宜蘭民謠)


    台灣的開發是一條艱辛的路,但先民秉持樂天知命,向大自然拼命的精神來建立台灣的家園。在南台灣,恆春人到台東打拼時唱著:「來去台東啊……」。在北台灣,宜蘭地區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封閉性盆地,從台北到宜蘭要經過「九彎十八拐」。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大家流血流汗,冒著生命危險,鑿通了連綿不絕的山嶺,建築與外界相通的鐵道。


        試車那天,拖著平板台的火車,徐徐前進,興奮的宜蘭人跳上平板車台,內心充滿驕傲和喜悅。當火車進入山洞時,他們為著用血汗得來的成果而歡呼,手舞足蹈,口中不由自主地把他們的心情套著他們熟悉的「宜蘭調」,順口唱出興奮之情,「火車行到伊都……」。


 


6.收酒矸(詞曲/張邱東松)


    二次大戰之後,台灣社會從廢墟中重建,一般百姓的生活相當清苦。但為了生存,一家大小都得為生活而打拼。當時,最能象徵時代背景的一首歌曲收酒矸描述一位小學剛畢業却找不工作的少年,為了補貼家用,到處收購破銅爛鐵及空酒瓶的刻苦生活。進一步的說,此歌其實也適切地反映出克勤克儉的台灣人,總是能在艱困的時候,從逆境中戰勝逆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歌作者張邱東松,善用台語語言聲調的旋律特性於歌曲曲調之中。不但使這首收酒矸展現出它的親切感,易於朗朗上口,更彰顯出台語的音樂性之美。


 


7.四月雨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獨奏+樂團演奏曲】


        日本人統治下的1930年代,台灣出現了台語創作流行歌曲,其中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等,都是最受歡迎的代表作。然而,這幾首深植人心的名曲,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中,都曾受欺辱外來政權。雨夜花〉被日本統治當局改成日語的〈榮譽的軍夫〉、〈月夜愁〉改為〈軍夫之妻〉,都被當成鼓勵台灣人充當日本軍伕,及激發士兵戰鬥精神的「時局歌曲」。另外,充滿浪漫情懷的愛情歌曲〈四季紅〉與〈望春風〉,則在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之後,被禁唱了。〈四季紅〉的「紅」字,被認為象徵中國的「紅色旗」,因此不得使用,必需改為〈四季謠〉,否則禁唱。更可悲的是,之前禁用「紅」字的那些統治,如今却是最與紅色中國眉來眼去的一群人。


    李哲藝老師想要讓藝術歸藝術,却除優美台灣歌謠被政治污染的不幸。他選用〈四季紅月夜愁雨夜花〉寫成〈四月雨小提琴協奏曲〉,讓台語歌曲有新的生命意義和希望。


 


三、悲情歷史啟示錄 


 


8.一隻鳥仔哮啁啁(嘉義民謠)


    台灣人雖然勤儉打拼,但要建立一個自主的家園並不容易,老天爺不斷地在考驗著台灣人的鬥志和毅力。坎坎坷坷的歷史過程,令人感嘆!


    海島台灣的運命,路途坎坷真歹行;


    吃盡鹹酸佮苦淡,考驗代代蕃薯子。


        由原住民、福佬人和客家人共同組成的「老台灣」,在鄭氏家族投降之後,就落入滿清的掌中,清領時期,貪官污吏,欺壓百姓。更不幸的是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敗戰後,不經台灣同胞同意,就把清廷所認為「鳥不語,花不香」的台灣,割讓給日本。


    日本從台灣東北角登陸之後,雖然台灣有志之士組成民兵來抵抗,但到底日本是相當準備而來。「竹篙鬥菜刀」的民兵,終究無法打贏日本的槍炮,於是節節敗退,退到諸羅山(嘉義)時,已經彈盡糧絕,心想再打下去也只不過犧牲生命,不如留得青山在,以後再伺機報仇,要回台灣鄉土。就在準備含淚分手的時候,大家聽到了原本描述浪漫愛情故事的嘉義民謠〈一隻鳥仔哮啁啁〉,優美旋律中帶著幾分感傷的氣息,於是把它填上〈一隻鳥仔哮救救〉的歌詞,唱出台灣人的悲壯心情。


 


9.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詞/王旭雄  /呂泉生)


    1949年,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嚴厲實施戒嚴令,積極執行排除異己,台灣社會陷入陰霾、冰冷的「白色恐佈」時期。當時,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成為許多有家歸不得,遠離他鄉者的思鄉曲。此外,到了60年代,甚至70年代,一部份,由於台灣從農業社會逐漸走向工商社會,年輕人北上求職;一部份則是,南部大專院校不多,許多年輕人必需北上求學,畢業後並就職定居北部。於是,掀起島內大移民的現象。些離鄉背井的遊子們也經常唱起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來抒解鄉愁之苦。


        此歌歌詞作者王旭雄,牙科醫生,也是文學家。留日學醫時,因想念台灣家鄉和親友而寫下此則的歌詞。回台後,交由音樂家呂泉生譜成這首名曲。


   


10.上美的花(詞/東方白  /蕭泰然)【獨唱+樂團演奏】


  「大地母親咱台灣,予咱溫暖,予咱大漢;佮咱搖,佮咱惜,予咱一暝大一尺;賜咱吃,賜咱飲,賜咱永遠的感情。」。


  台灣人對台灣的感情永不消退。定居在他鄉外國的許多台灣人,他們不時不刻思思念念都是台灣的前途與發展。僑居於加拿大的文學家東方白,和定居在美國的作曲家蕭泰然,他們把「母親台灣」視為心目育中最美麗、而且永不凋榭的花朶。用他們的才華,合力寫了一首〈上美的花〉,來表達他們對故鄉台灣的思念,及永遠的愛。的確,受過母親台灣恩澤的人,除非缺乏良心,否則自然就會疼惜台灣,疼情曾經孶養著他(她)的「母親台灣」。


    歌詞如下:


    請問你  上美的花開在佗位?


    我愛伊永遠袂蔫  我愛伊永遠袂謝


    我愛伊永遠美麗  我聽花偷偷仔佮我講


    我沒開在Rocky  我沒開在Canyon


    我孤開在你心中  你日夜思念的故鄉  上美的花


 


11.愛與和平(詞曲/簡上仁)【獨、合唱+樂團演奏】


    歷史的脚步總是不斷向前邁進,不會在原地踏步。因此,回顧的目的在於前瞻。然而,在往前邁進的過程,必須時時回首認識過去的利弊得失。擷取優點,予以發揚光大,也記取缺失,不要重蹈覆轍。1947年所發生的228不幸事件,乃在於族群之間缺乏相互尊重及互信不足而起。今天,我們舉辦這場228紀念音樂會:再生與希望》,就是要了記取這些歷史的教訓,徹底走出歷史陰影,才能在共創新的希望和未來。


    1987年解除戒嚴,就在解嚴的前一年,當時許多關懷228事件的有心人士,已開始組織「228和平促進會」。我也深深感觸到「冤仇可解不可結」這句台灣古老俗諺的意義,也深信只有「愛與和平」才能確實撫平這個歷史的傷痕。於是,在1986228,我完成了這首愛與和平〉。


    愛與和平這首歌,由兩個部份組合而成,第一部份採用進行曲風格,聲音由小而漸大,以單旋律、齊唱形式演唱,象徵追回歷史的脚步聲,有著黑白色調、緬懷思古的感覺;第二部份是温馨而和緩的慢板,以教會式的四部合聲演唱,象徵台灣原住民、福佬、客家及新住民(外省人)四大族群的融合,雖然各唱各的聲部却可整合成一個祥和、美麗聲響。


    歌詞如下:


    1.恁是一葩看不著的火  在無奈的世界  講出正義的話


      恁是一葩看不著的燈  在黑暗的世界  射出咱的光明


      為追求人類的平等  在歷史的風雨中來犧牲


      為表達人類的勇氣  在歷史的脚步下受凌治


    2.恁是台灣命運的先知  在二二八事件  奉献自已


      恁是台灣精神的寄託  在二二八事件  付出幸福


      仰望先賢受難的苦疼  為台灣帶來新希望


      仰望苦慘歷史的啟示  為你咱帶來新意義             


      在每一年的二月二八日   阮祈禱恁在天安寧   


      也祈禱不幸的事件  不擱在台灣來發生 


      乎咱台灣有永遠的愛  佮和平


 


四、唱出台灣新希望


 


12.美麗島(詞/陳秀喜、改寫/梁景峯  /李雙澤 )


     台灣本是美麗島嶼,在島上定居、生存的人們,長期受此台灣大地母親的滋潤而成長。只要有良知,願意心存感恩,自然就會愛她疼她。


        〈美麗島〉一曲原為福佬藉的女詩人陳秀喜的詩作〈台灣〉,由客家藉學者梁景峰改寫成歌詞,最後由外省藉的畫家歌手李雙澤譜成曲子。他們源自不同族群,却都是疼愛台灣土地和家園的台灣人,同心一致,關愛台灣「美麗島」。


歌詞如下: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覆的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覆的叮嚀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13.嘸通嫌台灣(詞/林央敏  /蕭泰然)


        四百年前,由原住民、福佬人及客家人共同組成了「老台灣」。六十三年前,台灣加入新的親友「外省人」。1987年解嚴後,台灣走向自由開放的社會。如今,「雖然語言無同款,運命註定一家人」,只要四大語系族群同心協力,以「發展台灣」為共同目標,台灣當更能發光、發熱,成為世界一流的美麗島。


        嘸通嫌台灣詩人林央敏對台灣土地、人文疼惜之情,所寫的詩詞。他以正面思考,想却除戒嚴時期台灣人們不敢談論台灣的畏縮心理,希望同胞能大聲而有尊嚴的來歌頌台灣,積極而健康地走出台灣的新生命與新活力。旋律由音樂家蕭泰然教授的傑作,充滿著台灣人勤奮、謙卑、含蓄的性格。


    歌詞如下:


      1.咱若愛祖先  請你嘸通嫌台灣  咱若愛祖先  請你嘸通嫌台灣


        土地雖然有較隘  土地雖然有較隘


        阿爸的汗  阿母的血  沃落鄉土滿四界


     2.咱若愛子孫  請你嘸通嫌台灣  咱若愛子孫  請你嘸通嫌台灣


       也有田園也有山  也有田園也有山


        果子的甜  五榖的香  予咱代代吃不空


     3.咱若愛故鄉  請你嘸通嫌台灣  咱若愛故鄉  請你嘸通嫌台灣


       雖然討賺無輕鬆  雖然討賺無輕鬆


        認真打拚  前途有望  咱的幸福不輸人


 


14.思想再起-祖先的叮嚀(詞/簡上仁  /恆春民謠、簡上仁)


        回顧的目的在前瞻。追思、緬懷是過程,再生而充滿希望才是我們的要走的路。已故的台灣民謠瑰寶陳達,在其為雲門舞集「薪傳,渡海」舞劇所唱的〈思想起〉中,清楚地告訴我們,先民冒著生命危險渡海來台,目地就是要在台灣開闢一個永永遠遠,代代子孫可以長治久安的美麗家園。如今,我們仔細省思老祖先的期待與心願,其實尚未完成。在這樣的心情下,我寫了思想再起-祖先的叮嚀與大家共勉之。


        今晚,我們隨著台灣歌謠的脚步聲,走過台灣的歷史,認知紀念228事件的真正意義。我們以樂觀奮進的精神,追隨老祖先的脚步,大家努力一條心,不斷地累積、成長,台灣一定有美麗的遠景。


    歌詞如下


【起】意念和期待


唱:思啊!思啊!思啊思想起, 


四百年前(伊都)祖先 就知,


      台灣是一個(伊都)好所在(伊都)哎唷喂;


      大家堅心對這來,哎唷喂,


      開墾家園(伊都)傳下代(伊都)哎唷喂。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思啊(伊都)思想起!


予咱來想起,祖先的叮嚀;


嘿!嘿!思啊(伊都)思想起,思啊(伊都)思想起!


唸:四百年前祖先咽就知,台灣是一個好所在,

      祖先堅心對這來,開墾家園欲來傳下代,


欲來傳下代啊!傳下代。


為欲子孫過著好日子,拚生死,著來去;


      踮在台灣好安居,希望傳得萬萬年啊!萬萬年!


【承】渡海和奮戰


     [因文章稍長,請接(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簡上仁的音樂之旅 的頭像
    簡上仁的音樂之旅

    簡上仁的台灣音樂之旅

    簡上仁的音樂之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